首页 | 申报书 | 佐证材料 | 师资队伍 | 人才培养 | 实验条件 | 教学视频 | 实践教学 | 专业优势 | 教学研究 | 科学研究 | 社会评价 
栏目导航
 负责人  
 建设目标 
 建设方案 
 成果预测 
 教学基础 
 教学改革 
 建设保障 
 申报书全文 
 
建设方案
动物医学专业建设方案

1.优化人才培养方案

依据现代社会发展对动物医学专业人才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的要求,调整动物医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按照“个性培养,强化基础,择优分流,突出创新”的原则,统筹设计本科生和研究生的贯通培养,强化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制订“本硕4+2年制”的拔尖创新型动物医学人才培养方案。按照“分类指导、夯实理论、强化实践、突出创业”的原则,制订既能从事畜牧兽医业务管理、公共卫生管理,又能进行动物疫病防制、兽医临床诊疗、兽医卫生的复合应用型动物医学人才培养方案。

(1)重新定位动物医学专业培养目标,制订与我省经济发展需要相一致、符合行业发展要求和趋势、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社会竞争能力的动物医学人才培养方案。

(2)优化课程设置结构,建立国际化与本土化融合的动物医学课程体系,满足因材施教、个性培养和学生素质培养的要求。

(3)强化实践教学环节。调整教学计划,增加或延长实践教学时间;按系统化、科学化、整体化原则构建新的实践教学体系;按照理论联系实际、循序渐进的原则,科学合理地安排各实践教学环节,加强各环节间的有机联系。

(4)适当压缩专业必修课程学分,增加选修课的种类和数量,增设前瞻性课程。

(5)逐步实现国际化办学,与国际一流动物医学专业的学校建立交流与合作关系,采取“交换学生”和“3 + 1”或“2+2”等模式,充分保留双方各自的教学模式和培养方案,在学分互认的基础上,通过联合培养使学生在相应阶段分别在合作学校完成相应的培养计划,可获得双方学校颁发的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

2.改进课程教学内容

(1)根据动物医学领域的新发展、新要求和畜牧生产实践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更新教学内容,把学科前沿的发展动态和最新研究成果融入教学内容。

(2)重构符合拔尖创新型和复合应用型动物医学人才培养目标要求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大纲,强化动物医学专业基础理论、实践技能和创新创业能力。

(3)建立课程群,优化课程教学内容,减少课程之间的内容重复。围绕人才培养目标,根据动物医学领域对人才要求,构建专业核心课程群和选修课程群。以国家执业兽医师考试的15门课程为核心课程组建4个核心课程群,即兽医学形态课程群、兽医学机能课程群、兽医学普通病课程群和兽医学疫病课程群。按照1∶2的比例设置选修课,组建有利于拔尖创新型人才和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选修课程群,即以动物医学研究的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和手段、最新理论等为主的课程组建研究型课程群,以兽医临床诊疗技术为主的课程组建技能型课程群。

(4)引进国外高校使用的原版教材,实行双语教学,开阔学生视野。

(5)更新课程教学方式,实施启发式、研讨性、互动性教学,逐步引进慕课、微课、翻转课堂等教学方式,减少课堂讲授内容,增加学生自主学习内容,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6)在课程群内开设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的综合性、设计性实验,促使不同课程间的知识融合、贯通,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能力。

(7)改变考核评价方法 改变单一的考试评价方法,逐步把平时的讨论、考察、调研、论文撰写等纳入考核范围。

3.改革教师培养和使用机制

(1)重视人才引进 根据人才培养、专业建设和学科发展的需要,引进高质量的青年教师或高水平的学术带头人。

(2)注重教师的培养 对新引进教师进行岗前教育培训,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加强教师的师德师风教育,提升教师的教学素养。选派骨干教师到国内一流高校进修学习,提升教师的专业教学水平。

(3)教师团队建设 根据课程群建设需要,组建相应的教学团队,进行教学改革研究,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根据我省畜牧业发展需求,依托科研项目组建可以持续发展的研究团队,开展科研互动,实现协同创新,提升教师科学研究能力。

(4)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 鼓励教师积极参加社会服务,在服务中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定期选派教师到实践基地或企业参加相应工作,不断提升实践能力。

(5)提升教师队伍的国际化水平 通过引进具有国外经历的青年教师、派遣教师到国外知名大学进修访问、资助教师参加国际会议和国际合作研究、柔性引进具有国际教育背景的外籍教师等,拓展本土教师的国际化视野,逐步提升动物医学专业师资力量的国际化程度。

(6)完善教师的考核制度 探索和推行合理的教师考核方式,把教学考核与科研考核紧密地结合起来,考核中要注重科研成果的教学应用性和市场转化性,完善教师科研的“量化”与“质化”考核的平衡体系。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积极探索多元、开放的评价途径,探索针对性强、科学标准和过程规范的教师考核评价体系。

4.强化实践教学,推进人才培养与社会生产实践相结合

(1)建立开放性的实验平台 建立与课程群相适应的兽医形态课实验平台、兽医机能课实验平台、兽医临床诊疗技术平台、兽医临床化验技术平台、兽医疫病检验技术平台、动物性食品检验技术平台等6个实验平台,完善实验平台仪器设备的配置,实施实验室预约开放制度,并面向学生开放性实验平台。

(2)加强实验教学,提高学生实验技能 加强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的实验改革力度,提高实验教学比重,压缩、淘汰一些简单的验证性实验,加大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比例,突出实验的探究性,在课程群内将几个有关联和有延续性的试验合并成开设大型综合设计性实验,提高学生的综合实验技能及对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创新能力。

(3)引入社会资源,强化校内实践基地建设 引进企业投资实验室、工程中心、宠物医院,推行校企合作,对校内基地进行整改,建设仪器设备先进、资源共享、内外兼顾、开放服务的实践教学环境;调整基地内部管理机制,吸引教师进驻基地搞科研,提高校内基地的科技水平,充分发挥基地服务教学科研、服务学生实习、服务社会的功能。

(4)完善校外实践基地建设 建设校企合作的科技创新平台,制定校企合作新机制,定期派出教师、学生深入校外基地进行生产实习,为企业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和综合实力,不断拓展校外实习基地的数量和质量,实现学校、企业和学生“三赢”。

(5)增大实践教学投入 逐步增加生产实习投入,生均经费达到500元以上;设立“动物医学大学生科技创新”专项资助。

(6)制定动物医学专业实践能力培养方案和考核标准 根据社会发展对动物医学专业实践能力的要求,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动物医学专业实践能力培养方案和各实践环节的质量考核评价标准;加强形成性考核,将“专题研究性”课题、大学生创新性实验、科研实训、发表论文、学术报告等纳入学业评价体系,建立有利于动物医学卓越人才培养目标的实践技能评价体系。

版权所有:山西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地址:山西省太谷县山西农业大学  邮编:03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