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建立开放性的实验平台 建立与课程群相适应的兽医形态课实验平台、兽医机能课实验平台、兽医临床诊疗技术平台、兽医临床化验技术平台、兽医疫病检验技术平台、动物性食品检验技术平台等6个实验平台,完善实验平台仪器设备的配置,实施实验室预约开放制度,并面向学生开放性实验平台。
2、加强实验教学,提高学生实验技能 加强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的实验改革力度,提高实验教学比重,压缩、淘汰一些简单的验证性实验,加大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比例,突出实验的探究性,在课程群内将几个有关联和有延续性的试验合并成开设大型综合设计性实验,提高学生的综合实验技能及对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创新能力。
3、引入社会资源,强化校内实践基地建设 引进企业投资实验室、工程中心、宠物医院,推行校企合作,对校内基地进行整改,建设仪器设备先进、资源共享、内外兼顾、开放服务的实践教学环境;调整基地内部管理机制,吸引教师进驻基地搞科研,提高校内基地的科技水平,充分发挥基地服务教学科研、服务学生实习、服务社会的功能。
4、完善校外实践基地建设 建设校企合作的科技创新平台,制定校企合作新机制,定期派出教师、学生深入校外基地进行生产实习,为企业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和综合实力,不断拓展校外实习基地的数量和质量,实现学校、企业和学生“三赢”。
5、增大实践教学投入 逐步增加生产实习投入,生均经费达到500元以上;设立“动物医学大学生科技创新”专项资助。
6、制定动物医学专业实践能力培养方案和考核标准 根据社会发展对动物医学专业实践能力的要求,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动物医学专业实践能力培养方案和各实践环节的质量考核评价标准;加强形成性考核,将“专题研究性”课题、大学生创新性实验、科研实训、发表论文、学术报告等纳入学业评价体系,建立有利于动物医学卓越人才培养目标的实践技能评价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