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失语,惟石能言。俯仰中华上下五千年,无数文化瑰宝熠熠闪耀。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强调,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明延绵传承的生动见证。作为一个人文爱好者,我有幸于今年暑假加入了动物科学学院赴太谷区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队,开展了为期5天的“走进非遗传承,弘扬文化自信”社会实践活动。短短几天,我们有幸遇到这样一群非遗传承人,在产业振兴、非遗扶贫、文化传承的道路上默默耕耘,坚守着这千百年遗留的文化瑰宝。

修合虽无人见,存心自有天知。这是流传在中医药界的一则古训,更成为无数老字号药企所遵循的经营理念。作为一家传承近500年的中药老字号,这则古训广誉远铭记在心。
跟随讲解员,我与实践队员们走进广誉远前门国医博物馆,一张张古方、一味味药材、一道道工艺、一段段历史……我深刻感受到中医药文化的博大精深。广誉远的王牌产品“龟龄集”和“定坤丹”作为博大精深的中医药文化的智慧结晶,也已被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讲解员还向我们讲述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柳惠武与其父亲柳子俊之间“父子老药工”的故事,这让我再次感叹,非遗传承人所恪守的工匠精神,值得我们敬佩和学习。

如今广誉远以振兴中医药产业、弘扬中医药文化、构建中医药多元化服务特色基地为目标,建设了广誉远中医药小镇,并成功入选为省级特色小镇。我们相信,属于中国的五千年中医药文化一定会在这片土地绽放绚丽之花。

作为一名合格的吃货,我一直很好奇太谷饼这样一个平平无奇的食物是如何成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跟随实践队,我在太谷鑫炳记找到了答案。
太谷饼作为山西省的传统名吃,距今已经有400多年的历史,而主要制作和销售太谷饼的店铺鑫炳记也已有百年历史。跟随讲解员的步伐,我们亲眼目睹鑫炳记太谷饼的发展历程、制作工艺和生产流程等相关资料。如今太谷饼的制作工艺已经达到传统手工与现代科技的完美结合,可以说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时俱进的象征。通过参观太谷鑫炳记,我意识到传统手工美食是一种重要的文化载体,它们承载着我们民族的记忆和智慧,同时也明白传统手工艺也应和鑫炳记一般勇于开发和创新,才能跟随时代的脚步,长足发展。

“武术很厉害的,我看过武术表演!”“我想学武术,可以除暴安良!”作为一名男生,谁小时候没有一个武侠梦呢?在这个暑假,我有幸和实践队员们走进了中国传统形意拳博物馆,感受传承千年的武术文化。
走进博物馆,我最先注意到的就是摆放在外的一件件沉睡的兵器,它们满身锈迹斑驳,却也依然散发着肃杀之气。我仿佛看到了一批批传承人早出晚归执着练武的身影,看到了他们为“华邦唯武尚,社会统强宁”付出的艰辛努力。参观完博物馆,我们与馆内的周师傅聊了很久。周师傅表示,很高兴能看到新一代青年对中国传统武术有想法、有热情。中国武术博大精深,学习武术不仅可以强身健体,武术内所蕴含的坚韧不拔、自强不息的精神和谦逊、宽容、认真、上进、负责等优秀品质是老祖宗们给我们留下的无价瑰宝,值得我们去不断学习。
“源浚者流长,根深者叶茂。”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根基,文化的传承和创新也将会是一条漫漫长途,我们每一位青年都应将继承和保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己任,有一分热,便发一分光,让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社会发展、技术进步更紧密地结合,焕发属于这个时代最独特的光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