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农大首页 |
  • 加入收藏 |
  • English version 
当前位置: 学院首页 > 团学动态 > 正文
动科 • 实践纪实 | 品味美食文化,走近非遗传承
发布时间:2023年07月15日 浏览量: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明延绵传承的生动见证,是连结民族情感、维系国家统一的重要基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扎实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系统性保护,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推进文化自信自强。为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的号召,学思践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弘扬非遗文化。7月12日,动物科学学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队前往位于太谷区的鑫炳记太谷饼文化园,开展以“品味美食文化,走近非遗传承”为主题的实践活动,实地参观学习老字号鑫炳记的产业文化。

9D791

第一站,实践队员们来到了鑫炳记非遗博物馆。走进博物馆,晋商深厚的古韵文化扑面而来。彩绘壁画、人物雕像、“八大碗”、砖雕、蛋雕、草药、太谷饼……这些经过历史沉淀的文化瑰宝映入实践队员们眼帘。在讲解声中,实践队员们了解到,作为山西省的传统名吃,太谷饼距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里一个个看似普通的展台里,是非遗文化在熠熠闪光。

CE9A9

跟随讲解员的步伐,第二站,实践队员们来到鑫炳记太谷饼的生产车间,看到太谷饼的制作工艺和制作流程。整个车间内设备先进科学,环境卫生干净,师傅们的手工技艺和机械化生产包装线的结合大大提高了太谷饼的生产效率。这是传统元素和现代科技的结合,也是保持非物质文化遗产生命力的重要举措。实践队员们被这些高超的技艺吸引住了眼球,远远观望着不肯挪动自己的步伐。经过一个个车间一道道工序,香酥绵软的太谷饼就这样诞生了!

第三站,实践队员们参观了鑫炳记民俗馆。这里的老物件以一种实物档案的形式,不仅展示了老一辈劳动人民的智慧,也体现了当时人民艰苦朴素的奋斗精神和勤俭持家的优良传统。

C78A2

最后一站,实践队参观了鑫炳记产品区,除太谷饼以外,鑫炳记还研发了其他产品,如酒、醋、杂粮糕、草子糕、饮料等。鑫炳记传人李俊伟说到,这是鑫炳记为了谋取发展,勇于开发和创新的举措。非遗的传承和发展也是如此,需要我们紧跟时代大势,不断迎接挑战,不断活化创新,从而吸引到更多的人关注和弘扬非遗文化。实践队员们纷纷表示要学习这种敢于迎接挑战、追求创新的精神,为助力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参观鑫炳记是一场与文化的约会、与实践的碰撞、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对话。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通过鑫炳记的实践参观之旅,实践队员们深入了解了非遗所蕴含的文化价值、历史价值和审美价值,明晰了新时代背景下继承与发展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性。新时代的青年将继续努力,在经典之中感受文化情怀,不断坚定文化自信,为弘扬和传承非遗文化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