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了解传统工艺与现代工业技术的融合创新,感悟劳动人民智慧结晶与工匠精神,探索农业与工业协同发展的潜在路径。7月4日,动物科学学院赴应县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队前往应县陶瓷产业集群开展社会实践调研活动。

在优尊陶瓷流水线陶瓷厂,实践队员跟随工作人员观摩陶瓷生产全过程。从原料加工到成型、干燥,再到施釉、烧制,各环节都体现着科技与工艺的巧妙结合。机器的精准运作与师傅们娴熟的手工技艺相得益彰,让实践队员惊叹不已。队员们通过与工人们交流,了解到该厂以天然气替代传统燃煤,实现了窑炉尾气的超低排放,并安装在线监控设备与环保部门联网,真正践行了绿色生产。实践队员们感慨,绿色转型不仅让企业降低了碳足迹,更树立了循环经济标杆,也充分认识到传统产业需在科技赋能与环保实践中寻求突破,方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随后,实践队员又来到富彩陶瓷销售展厅,琳琅满目的陶瓷产品令人目不暇接。从生活中实用的餐具、茶具,到具有艺术价值的装饰摆件、工艺雕塑,每一件陶瓷都凝聚着设计师的创意与工匠的心血。富彩陶瓷的负责人向实践队员们介绍到,其骨瓷产品原料中的部分骨粉来自本地畜牧业废弃处理物,这样既降低了陶瓷生产成本,又为畜禽养殖提供了资源化路径。这种“养殖-骨粉加工-陶瓷生产”的循环模式,也为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提供了新思路。

此次实践活动让队员们深刻认识到,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需要多学科协同创新,应县陶瓷产业正以科技为笔、绿色为墨,在乡村振兴的画卷上书写着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新篇章。对于实践队员来说,这是一次跨领域的学习与体验,虽然专业不同,但在陶瓷企业中所展现出的专注、创新、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在各行业间具有共通的价值内核。通过实践,队员们不仅拓宽了视野,更深刻理解了产业发展对于地方经济的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