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重要指示,激励青年学子在实践中坚定文化自信,7月3日,动物科学学院赴祁县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队的队员们满怀热忱,踏入闻名遐迩的祁县玻璃器皿特色专业镇,开展了一场以“探寻琉璃秘境,传承匠心薪火”为主题的实践活动。

实践队首先来到了传统工坊,承载着数百年的历史传承。工坊内炉火熊熊,老师傅们熟练地操作着吹管,将通红的玻璃料在火焰中反复翻转、塑形。他们专注的神情和精湛的技艺,让队员们惊叹不已。一位老师傅耐心地为队员们讲解琉璃制作的基本步骤和关键技巧,还邀请队员们亲自体验吹制玻璃的过程,虽然制作出的成品略显粗糙,但他们却深刻体会到了传统琉璃工艺的独特魅力和匠人们的辛勤付出。

离开传统工坊,队员们走进了现代化的生产车间。这里,智能流水线有序运转,机械手臂精准地抓取和搬运着玻璃制品,与手工精修区域相互配合,实现了规模化生产与个性化定制的完美结合。车间负责人详细介绍了现代生产技术在玻璃器皿制作中的应用,以及企业如何通过技术创新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队员们穿梭在车间里,仔细观察每一道生产工序,不时提出问题与工作人员交流探讨。他们意识到,科技的力量正为传统琉璃工艺注入新的活力,让古老的技艺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在玻璃器皿专业镇的展示区内,队员们开启了一场跨越时空的艺术之旅。从明清时期造型古朴的琉璃灯盏,到现代风格简约时尚的艺术花瓶,一件件精美的玻璃制品陈列其中,诉说着琉璃工艺的发展历程和文化内涵。队员们驻足欣赏,被这些艺术品的精美绝伦所吸引。工作人员为队员们讲解了每一件展品背后的故事和设计理念,让大家更加深入地了解了琉璃工艺所蕴含的深厚文化底蕴。
实践过程中,队员们还与当地的琉璃匠人、企业负责人和电商从业者进行了深入交流。他们了解到,为了让传统琉璃工艺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当地积极探索“电商直播+非遗展示”的新模式,通过网络平台将琉璃产品推向更广阔的市场,吸引了众多年轻消费者的关注。队员们意识到,特色产业的振兴需要跨领域的融合思维,作为农科专业的学生,他们也可以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创新思维,为琉璃产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此次玻璃器皿特色专业镇之行,让他们亲眼目睹了琉璃工艺的独特魅力,亲身感受到了传统技艺与现代科技融合的力量,更深刻领悟到了传承和创新的重要意义。队员们纷纷表示,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他们将积极投身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实践,努力将专业所学与地方需求相结合,为推动特色产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