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农大首页 |
  • 加入收藏 |
  • English version 
当前位置: 学院首页 > 团学动态 > 正文
品琉璃之美 传匠人之魂——动物科学学院赴祁县社会实践队实践感悟
发布时间:2025年07月16日 浏览量:

为深入了解地方特色产业发展,传承传统技艺,激发创新思维,7月3日,我有幸跟随动物科学学院赴祁县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队,走进这座以琉璃工艺闻名的玻璃器皿特色专业镇,开启了一场触摸匠心温度、感受产业活力的实践之旅。

踏入玻璃器皿专业镇的核心园区,扑面而来的是古老技艺与现代产业交织的独特气息。在传统工坊内,老师傅手持吹管在烈焰中翻转,滚烫的玻璃料在呼吸间渐成雏形;现代生产车间里,智能流水线与手工精修无缝衔接,规模化生产与个性化定制并行不悖。看着这新旧交融的场景,我忽然明白,传承从不是固守旧法,而是像玻璃料一样,既能在火焰中保持本真,又能被时代巧手塑造成新模样,这种“守正创新”的智慧,才是产业绵延的密码。

展区内,从明清时期的琉璃灯盏到融入现代设计的艺术花瓶,一件件精美器物串联起产业发展的时光脉络。凝视现代匠人3D建模技术设计的新品,我又惊叹于传统工艺与科技的完美融合。这让我深刻体会到,玻璃器皿不仅是生活用具,更是承载地方文脉的文化符号——它既藏着“火中取宝”的匠人胆识,也映照着“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参观过程中,听到当地负责人介绍通过“电商直播+非遗展示”让传统器皿走进年轻群体时,我深受触动。作为农科专业学生,我忽然意识到,特色产业的振兴需要跨领域的融合思维,传统技艺的传承从来不是孤立的坚守,而是需要青年一代以多元视角注入新动能。

此次玻璃器皿特色专业镇之行,不仅让我领略了琉璃工艺的独特魅力,更让我读懂了一项技艺的传承关乎一个产业的兴衰,更连着一方百姓的生计。作为新时代青年,我既要做传统技艺的“守护者”,主动学习了解地方特色文化;更要做产业创新的 “赋能者”,将专业所学与地方需求相结合。未来,我将以此次实践为契机,努力探索农科专业与特色产业的融合点,用青春力量助力传统技艺焕发新生,让匠心薪火在乡村振兴的实践中代代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