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日,动物科学学院赴祁县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队前往祁县红海玻璃艺术园开展实践活动,实地感受传统工艺与现代产业的融合发展,从地方特色产业发展模式中汲取经验,为助力乡村振兴积累实践素材。

红海玻璃艺术园作为祁县文化产业发展的重点项目,集玻璃工艺展示、非遗传承与生产经营于一体,生动展现了传统技艺在当代的创新发展之路。园区内,古朴的展厅与现代化生产车间相映成趣,既保留了晋地文化的厚重底蕴,又彰显了产业创新的时代活力,让实践队员直观感受到地方特色产业的发展活力。
在非遗传承工坊,实践队员现场观摩了玻璃吹制、雕刻等传统技艺展示。非遗传承人凭借精湛的技艺,将烧红的玻璃料巧妙塑形,瞬间化为精美的艺术品。传承人介绍,园区通过“师带徒”的方式培养了大批技艺人才,同时结合市场需求开发新产品,让传统技艺得以传承和发展。队员们认真聆听讲解,对传统技艺的保护与活化方式展开热烈讨论。

随后,队员们参观了园区的现代生产车间。负责人介绍,园区通过“文化+产业”的模式,既传承了传统工艺,又实现了规模化生产,产品不仅供应国内市场,还远销海外,带动了当地就业和经济发展。队员们详细询问园区的经营模式、市场拓展等情况,对地方特色产业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此次红海玻璃艺术园之行,让实践队员对地方特色产业的发展有了立体而深刻的认知。从传统技艺的坚守到现代科技的赋能,从文化底蕴的挖掘到市场价值的转化,红海玻璃艺术园的发展实践为队员们提供了鲜活的案例。队员们表示,将把此次实践中的所见所闻所感认真梳理总结,将地方特色产业的发展经验与专业所学相结合,为今后参与乡村振兴工作储备思路与方法,以实际行动助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