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落实乡村振兴战略部署,推动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创新发展,6月29日,动物科学学院赴太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队踏上了前往太原市清徐县的征途,开展了一场以“探秘葡乡古韵,传承清徐匠心”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此次活动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深化对绿色发展理念的理解与实践。

看着那些在灯光下泛着岁月痕迹的展品,实践队员感觉自己像是打开了一本尘封已久的历史书,每一页都写满了清徐葡萄的故事,勾起了实践队员强烈的探索欲望。
在历史展区,凝视着泛黄的文书档案与斑驳的古老画卷,实践队员仿佛触摸到千年来清徐人民与土地对话的智慧。从葡萄引种时对水土的敏锐洞察,到培育贡品时对品质的极致追求,再到扩大种植时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处,每一个历史节点都凝聚着先民们的勤劳与匠心。这不仅是葡萄种植技术的演进史,更是一部鲜活的地域文化生长史。一件件带着岁月痕迹的文书档案与一幅幅古老画卷,让实践队员看到清徐葡萄文化的延续,靠的不仅是自然馈赠,更是一代代人对土地的坚守与热爱。

种植技术展区陈列着犁、耙、锄头、嫁接刀等传统农具,配合图文说明,详细介绍了清徐葡萄从育苗、嫁接、修剪到病虫害防治的整套种植技术。在现代农业机械普及的今天,这些古老技艺依然焕发着生命力,它们是刻在清徐土地上的农耕密码,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动诠释。工作人员还通过多媒体演示,生动呈现了清徐特有的“独龙干”“双龙干”等葡萄架型的搭建过程和优势。传统种植技艺不仅是生产经验的积累,更是珍贵的文化遗产,承载着一方百姓的生活智慧与精神寄托。
此次清徐葡萄文化博物馆的调研实践,聚焦于观察葡萄种植历史脉络、传统酿造工艺及其文化衍生产品。通过系统记录与现场学习,实践队员深入了解了葡萄产业与地方文化的紧密关联。本次实践活动,为动物科学学院学子提供了一个将农业历史文脉融入现代产业认知的宝贵契机。它不仅深化了青年一代对传统农业智慧价值的理解,更启发动科学子思考:如何立足自身专业视角,为包括葡萄产业在内的传统农业文化注入现代科技与管理理念,探索其在新时代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发展路径,以实际行动服务乡村特色产业振兴,助力农业文化遗产的永续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