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农大首页 |
  • 加入收藏 |
  • English version 
当前位置: 学院首页 > 团学动态 > 正文
葡香千年话传承 产教融合助振兴——动物科学学院赴太原社会实践队感悟分享
发布时间:2025年07月12日 浏览量:

6月29日,我跟随动物科学学院赴太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队,前往山西省太原市清徐县葡萄文化博物馆,深入了解清徐葡萄文化底蕴,感受传统农业与现代产业的融合魅力,助力乡村特色产业发展。原本以为只是一次寻常的参观,却在那些浸润着时光的展品和清甜的汁液里,品出了远超预期的滋味——关于土地、传承,以及一个农学青年肩头的重量。

博物馆的光影柔和,将葡萄的故事娓娓道来。看着展柜里跨越两千年的葡萄籽、藤蔓雕塑,一种奇妙的时空交错感击中了我。眼前仿佛浮现出汉代农人俯身栽种的身影,一代代匠人如何精心选育,才让这来自异域的果实,在清徐的土地上深深扎根、生生不息。每一粒留存至今的种子,每一个精心培育的品种,都镌刻着人与土地、人与生命之间最朴素的对话。这份对品质近乎执拗的追求,对自然规律的敬畏,穿越了漫长岁月,依然鲜活。在复原的古法酿酒场景前,古人缓慢而专注的劳作姿态,手中沉稳的木杵,无声地诠释着“慢工出细活”的匠心。这让我不禁自问:在追求效率的当下,我们是否还能保有这份对土地、对过程的耐心与虔诚?真正的传承,或许正是这份在时光沉淀中不断精进的“慢”,让古老的根脉在现代的土壤里,依然能吐露芬芳。

品鉴区的舌尖之旅最难忘。一杯杯源自清徐葡萄的饮品,风味迥异:醇厚的发酵汁,清爽的鲜榨露……轻轻啜饮,层次在口腔绽放。我忽然懂了其生生不息的密钥:它不囿于单一形态。古老的种植智慧是深扎的根,而层出不穷的创新产品则是向阳的新枝。同源原料因不同工艺焕发新生,这正是文化传承的生动隐喻——固守本源是灵魂所系,拥抱变化则是它在新时代焕发活力的源泉。每一口独特风味,都是传统智慧与当下创造力碰撞的火花。

走出博物馆,唇齿留香,心头却更添分量。清徐葡萄将这模糊的“乡村振兴”概念,在我心中具象化了:它是传统农艺与现代科技的握手,是乡土物产与文化创意的联姻。一颗葡萄,串联起千年智慧与未来可能。脚下的土地,是需要专业知识描绘、创新思维激活的画卷。身为动科学子,我的“田野”或在牧场,但清徐的启示深刻:无论耕耘葡萄园还是养殖场,那份对土地的热爱、品质的坚守、创新的渴求,皆相通。重返课堂,我心中笃定:要更扎实地学好本领,未来不仅关注畜禽健康高效,更要思考如何将科技力量、文化价值融入产业链,让农业的果实——无论是葡萄还是肉蛋奶,都能承载更多希望与尊严,滋养这片热土。这,是一颗葡萄留给我最绵长的回甘与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