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指示精神,引导青年学子在实践体验中坚定文化自信,6月29日,动物科学学院赴太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队二十余名队员,怀揣求知热情,走进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山西老陈醋酿制技艺的重要传承地太原宝源醋坊,开展“探秘千年醋艺·感悟非遗匠心”主题实践活动。

实践队员首站来到蔚为壮观的露天晒醋场。数千口黝黑陶缸整齐排列,静沐骄阳。工作人员深入浅出地讲解了“夏伏晒,冬捞冰”这一传统工艺的精髓,揭示了日晒浓缩赋予老陈醋“绵、酸、香、甜、鲜”独特风味的奥秘。千缸列阵的壮观景象,无声诉说着传统酿造对自然力量的尊崇与巧妙运用。
步入古朴工坊,浓郁的醋香萦绕。在原料展示区,饱满的高粱、大麦与豌豆,无声彰显着选料之精。队员们亲手触摸原料,深刻理解“粮为醋之魂”的基础理念。在热气腾腾的蒸煮车间,队员们目睹制醋师傅娴熟操作,并在师傅指导下体验搅拌工序。扑面而来的热浪与谷物焦香,让队员们真切感受到匠心酿造初始的严谨与炽热温度。
发酵车间内,数百口陶缸静静孕育。揭开粗麻布,浓烈而富有生命力的酸气扑面而来。队员们认真聆听工作人员讲解微生物群落的奇妙作用与温湿度精准调控的奥妙,并亲手翻动醋醅,感受其内蕴的热度与活力。在熏醅车间,队员们屏息凝神,目睹师傅将烧红的陶块果断埋入醋醅,火焰升腾间,醋醅色泽由棕转深。“熏醅,不仅成就了老陈醋‘黑如琥珀’的深邃色泽,更淬炼出其标志性的醇厚焦香。”工作人员的解说道出了这一关键工艺的匠心所在。

实践最后一站是淋醋车间。队员们仔细观察师傅将熏制好的醋醅装入特制容器,注入清水。色泽深沉、通透如琥珀的醋液,宛如大地琼浆,顺着古朴的竹管涓涓滴落,缓缓汇聚于木桶之中。滴滴珍贵,凝结着时光沉淀与匠人智慧。

夕阳西下,实践活动圆满结束。队员们带着被醋香浸润的衣衫、满载思考的笔记和沉甸甸的文化收获踏上归途。这场深度探访,不仅让队员们亲手触摸到国家级非遗——山西老陈醋传统酿造技艺的温度,更在他们心中深深烙下了对“敬畏自然、专注坚守、精益求精”工匠精神的崇高敬意。大家纷纷表示,要将这份珍贵的文化体验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自觉担当起守护民族瑰宝、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使命,在未来的专业学习和实践中,为坚定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国贡献澎湃的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