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农大首页 |
  • 加入收藏 |
  • English version 
当前位置: 学院首页 > 学科建设 > 一级学科 > 正文
学位授权点建设年度报告
发布时间:2021年04月07日 浏览量:

学位授权点建设年度报告

(畜牧学,2020年度)

一、总体概况

“畜牧学”是山西农业大学办学历史最悠久、具有显著优势和鲜明特色的重点学科之一。学科建设源于1922年铭贤学校创办的农科畜牧组,1958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1978年获批硕士学位授权点,是国内同类学科首批(共5个)硕士学位授权点之一。1998年获批博士学位授权点,1999年被确定为山西省重点学科,2000年畜牧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获批设立,2007年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学科获批国家重点(培育)学科,2010年畜牧学科获批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016年列入山西省优势重点学科攀升计划学科,2017年被确定为山西省“1331工程”统筹推进双一流重点建设学科。

现有博士生导师14人,学术型硕导36人,专业型硕导44人。现在在校研究生219人,其中博士生24人,学硕116人,专硕78人。2020年学院共招收7名博士研究生,学术型硕士研究生43人,专业型硕士56人。2020年共授予学术型博士学位5人,学术型硕士学位35人,专业型硕士学位15人。

二、研究生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畜牧学科积极抓好意识形态主阵地,创新校园文化育人新举措。围绕立德树人一条主线,坚持教育途径、教育主题、教育阵地、教育方法四个结合,构建思政教育的“三全育人”格局,培养学生“一懂两爱”情怀。

1、加强基层组织建设

构建学院党委书记领导、党委副书记主管、辅导员负责的研究生思政工作组织体系。打通支部与基层教学组织,形成育人合力。以党支部为单元,开展学生干部和入党积极分子党性提升工程,做到学生干部培训全覆盖。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将思政、教学、科研和学科深度融合,推进一体化育人格局的形成。

2、强化课程思政建设

将30门研究生专业课纳入课程思政建设计划,彻底解决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两张皮”的现象。提炼出“大国畜牧”、“生态中国”、“饭碗工程”等思政元素,在专业教学中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和国家担当。将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结合,凝练出“领头羊”、“孺子牛”、“团结蜂”等思政主题,在润物细无声中实现育人价值的正向传导。

3、创新社会实践活动

每年组织百余名师生赴红色教育基地武乡和右玉,学习太行精神、右玉精神。在学院承担建设的乡村振兴示范村—应县望岩村成立青年小院,采用“专家大院+青年小院”的模式引导青年学生投身乡村振兴行动,为美丽中国建设贡献才华。

三、研究生培养相关制度及执行情况

1、紧密围绕培养目标,合理设置课程体系和培养环节,加大实践课程的比重。教学内容增强理论与实践的联系,突出案例分析和实践研究。

2、建立教务员+辅导员+教师+导师+教学督导“五方联动”的教学监控机制,构建包括质量目标、资源支持、组织管理、监控反馈系统的“四位一体”的质量保障机制,强化教学评价结果的运用,将教学质量评价结果与教师年度目标考核、教师职称评审挂钩。

3、严格实施开题报告评估+中期考核+论文预答辩+学位论文答辩“四环节”制度,由开题报告审核小组对论文开题进行评估,中期考核小组根据考核结果确定淘汰与延期,通过预答辩确定是否参加正式答辩和论文修改,论文采取双盲评审,最后由学位分委员会对论文质量进行审核。

四、研究生教育改革情况

积极开展研究生课程教学改革,严把课程质量关,采取了一系列新举措:

1、优化课程结构,实行学术型和专业型研究生的分类培养。2020年研究生以第一作者发表研究性论文68篇,申请专利2项。

2、推进教学内容前沿化和国际化,提升学术型研究生的创新能力。邀请多位国内外知名专家为研究生授课,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和国际视野显著提升。举办“山西省畜禽良种联合攻关计划启动暨种业科技创新与高质量发展论坛”。本年度与美国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联合培养研究生1名。

3、加强产教融合,提高实践类课程教学质量。全面加强20余个校外实验实训基地的合作,保证了专业型硕士实践能力的培养。

五、教育质量评估与分析

1、研究生生源质量有待提升。

2、研究生国际化培养仍然滞后。

3、全英文课程建设、实践基地和博士生招生指标存在不足。

六、改进措施

1、举办研究生夏令营等活动,吸引优质生源,提升研究生生源质量。健全学位点管理机制,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使研究生发表论文在数量、质量上都有大幅提升。

2、加强基地建设,与更多的大型企业合作建立研究生实践基地。重视基础研究,结合高水平大学建设进程,建设具有鲜明农业特色的畜牧学科。

3、强化过程管理,严把开题与答辩关,提高研究生论文质量。整合优化学科,精心培养特色学科,以问题为导向调整学科方向,推动畜牧学优势研究领域、方向的发展。

4、视国外新冠疫情控制情况,拓展国际化培养新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