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实验教学

发布时间:2018年10月12日 11:54    作者:    来源:    点击率:

2-1.实验教学理念与改革思路(学校实验教学相关政策,实验教学定位及规划,实验教学改革思路及方案等)

2-1-1实验教学理念

山西农业大学的前身铭贤学院时期就明确提出了“学以事人”的办学原则,经过百年传承,坚持教学、科研、生产三结合,强调“学生主体地位”,认真把握“学、思、行”三个教学环节,在实验教学中形成了“以人为本,以问题为中心,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教学理念。

2-1-2实验教学定位

以“躬身治学、立德树人、明理笃志、博学尚行”为己任,坚持“三个有利于”、“三个突出”、“三个结合”的实践和实验教学定位,构建动物医学的实验教学体系。“三个有利于”即有利于完善动物医学知识体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学生毕业就业和创业;“三个突出”即突出21世纪动物医学发展的动态,突出人才创新意识、创业精神及创新能力的培养,突出人才个性素质的培养;“三个结合”即结合山西省乃至全国畜牧业的发展、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结合动物医学专业人才职能的转变,结合本校科学研究的主导方向及成果的应用推广。

2-1-3学校实验教学相关政策

为确保“中心”实践和实验教学工作各个环节的整体性、科学性和规范性,学校对“中心”教学计划的实施制定了一系列的规章制度。同时,教务处、校教学督导组、教学指导委员会对“中心”实验教学计划的实施运行情况进行全面监控,采取师生座谈、调阅实验和实习报告、学生问卷调查、实验准备及设备运行记录检查、多媒体课件汇报、网络更新检查等多种形式了解教学运行状况,使教学计划的执行得到了管理上的保证。

学校从基础设施建设、教学设备与教学改革等各个方面对“中心”给予鼓励和支持。近三年来,在给予“中心”每年30余万元基础投资的基础上,投资240余万元建设了实验动物房,投资36万元专项经费支持预防兽医实验中心动物疫情监控实验室建设,投资63万建立了动物形态学视频教学系统,并投资26万元建设了一系列稳定的校外教学实验基地,为“中心”的实验教学和实践教学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与此同时,在科研促进教学改革的理念下,学校在省科技厅、财政厅等支持的基础上,又投资162万元建设环境兽医学山西省重点实验室、临床兽医学山西省重点学科、动物医学品牌专业。同时,学校对“863”、国家自然基金等国家级课题实行1:1经费配套,并将380万元人民币的日元贷款直接用于“中心”购置教学科研设备。

学校制定了一系列国内外人才引进措施,从经费、生活与工作条件等各个方面吸引优秀高级人才来学校工作。“中心”平均每年有5-8名国外学者为学生讲学,2007年“中心”接受了印度1名教授做访问学者。

在师资培养方面,学校平均每年派出1-2名“中心”的青年教师到国外进修学习,支持4-6名教师到中科院和中国农业大学等攻读博士学位,使得“中心”教师在年龄、学历、职称结构以及学术带头人培养等方面都取得长足的进步。

2-1-4实验教学规划

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和学科专业特点,树立先进的实验教学理念,建立符合创新性人才要求的实验教学体系,立足山西、面向全国,以服务地方经济建设为出发点,以特色化科学研究成果为支撑,以建设国内高水平的实验教学中心为目标,改革和创新实验内容和实验方法,建立结构合理的实验教学队伍和运行机制,保证实验教学和改革的顺利实施,培养适应新形势的高级兽医专业人才。

(1)调整实验教学内容和实验课程体系,加强实验技术和方法综合,加大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比例,以能力培养为核心,进一步完善“认知+基础性实验+综合性实验+研究创新(设计)性实验+生产实践”五个层次、“形态性、机能性、技能性”三个模块的实验教学体系,使学生在实验思路、实验技术、实验设计、数据处理、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技能等方面得到全面训练。

(2)对实践技能、研究应用手段要求高的课程,按照“认知→验证(基础)→综合(中期)→设计→探究”四个层次逐步发展为实验课程,独立考核并授学分,并与“中心”开放实验室、设立开放性实验项目相结合,鼓励本科生参与科研课题的研究工作,充分培养学生自主性学习、研究性学习、协作式学习的能力。

(3)继续完善动物医学专业“5-1-1-1”教学模式,即在动物医学专业5个学期的基础及专业基础课理论和实验教学后,第6学期学生到各功能实验室以及科研和生产单位进行综合性教学实习,让学生从实践中了解兽医教育、研究和技术应用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明确学习目标,第7学期进行专业课的理论和实验、实践教学,第8学期进行生产实习,全面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和综合能力。

(4)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通过送出去、请进来,跨学校、跨专业全方位合作和培养等方式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使“中心”任课教师的学历、学位、学缘、职称、年龄结构更趋于科学合理。录用的教师须具有博士以上学历,同等条件下优先录用外单位培养的博士;为录用的青年教师配备高级职称教师进行业务指导,提高其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青年教师要参加岗前培训,在三年内必须参加3-5门主干课程的课堂听课、实验操作并通过考核,没有通过考核的教师不能担任课程的主讲教师。

(5)每年度的12月份聘请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的专家对“中心”教师进行一次教学考核,考核成绩与教学工作奖励挂钩,没有通过考核的教师不得参加职称晋升;每年度的6月份进行一次教师实验和实践教学技能比武,对成绩优异者给予奖励。

(6)巩固动物科技实验站、动物医院、实验动物药厂、实验饲料厂等校内实习基地的发展,进一步提升校内基地的实验教学功能和社会服务功能。加强校外基地建设,增加大学生到科研、生产第一线锻炼的机会,使他们了解动物医学专业人才的社会需要层次,明确学习目标,增强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和自觉性,使他们在实践中成长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建设者。

(7)加强科研与教学的互动,以高水平的科学研究提升专业的办学层次和人才培养的水平。要求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至少主持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1项,以二级学科团队为单位每年至少申报成功国家级科研项目1项,每个二级学科每年要申报至少1项科技进步奖励。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和科研素养,以科研课题带领本科生进行设计性和创新性实验,促进教学内容的更新,提高教学质量,完善实验室设施建设。

(8)加强与国内外有关院校及科研机构的实验教学交流,每2-3年承办1次全国性或地域性学术会议,每年邀请5-10位国内外有关专家进行教学科研合作和交流,高级职称的教师每年至少参加1次全国性学术会议。

(9)积极拓展经费来源,以科研项目、精品课程群建设、特色专业建设、学科建设、省级重点实验室建设以及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等为载体,从国家、山西省以及学校多渠道获得经费来加大中心建设经费的投入力度,购置先进的教学仪器设备,建立满足实验教学需要的技术平台,为进行实验教学课程体系和内容改革奠定基础。

2-1-5实验教学改革思路

遵循“以人为本,以问题为中心,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教学理念,在工作中强调“学生主体地位”,认真把握“学-思-行三个环节”的教学思想,本着“厚基础、宽口径、重实践、强能力”的人才培养思路,创造以学生为本的人文环境,坚持把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素质提高贯穿于实验教学始终,建立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有机结合的分层次、模块化的实验教学体系,全面重组和更新本科实验教学的基本内容,加强开放式、综合性、研究性实验。

2-1-6实验教学改革方案

1)实验课程体系的改革:以“认知→基础性实验→综合性实验→研究创新(设计)性实验→生产实践”的分层次、模块化的实验教学体系为基本构架,紧密结合当代大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规律,以培养创业能力、创新能力和科学精神为目标,逐步向实施个性化教育的实验教学体系发展,以适应社会对不同层次动物医学人才的需求。

2)实验教学内容的改革:对实践技能、研究应用手段要求高的部分课程,按照“形态性、机能性和技能性”实验调整实验教学内容,逐步开设单授学分的实验课;按功能实验中心统筹安排实验内容,制定实验项目更新计划,增加设计性、综合性实验,每年保证不低于5%的更新比例,并正确处理既有内容与新增内容的关系;根据课程特点将一系列实验项目有机衔接,加强先进的科研手段与经典性实验内容的联系。

3)加强实验教材建设:根据培养目标、教学计划和学科的发展,制定科学合理的课程建设规划,要求教师不断修订和编写适合于本专业实验教学的辅助教材及实验、实习指导书,强化专业基础课及专业课的实验实习指导、实验教学大纲及教学内容等更能适应新形势下动物医学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争取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至少参加1部国家级教材的编写工作。

4)改革和创新实验教学方法与手段:将现代教育技术引入实验教学中,建立并完善网络化实验教学和实验室管理信息平台,实现实验教学资源的共享和实验教学的网络化、智能化管理;全面实施开放式实验教学管理目标,每天开放时间不少于8小时,注重实验教学的质量和教学效果的考核,建立和完善实验教学评估标准和实验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完善各类教学仪器设备管理的责任制,加强设备的维护和保养,使仪器设备达到品质精良,组合优化,配置合理,数量充足,仪器设备完好率保证在98%以上,以满足动物医学专业现代化实验教学的要求。

(5)实验室管理体制的改革:在教育部2005年本科教学水平评估时,“中心”的设置和运行得到了评估专家的充分肯定。随着学科建设的发展,今后应按照校级编制、校院管理的模式,进一步整合相关实验室的实验教学和科研功能,改革“中心”的管理制度,以“统一规划、统一管理、开放运行、资源共享”的原则,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和政策,使“中心”的开放运行成为学生科研训练、科技创新、毕业论文以及青年教师科研的基地。

(6)队伍建设的改革:“中心”继续坚持“重点引进、注重培养、改善结构”的原则,通过整合现有队伍和引进高层次实验技术人才,采用固定岗和流动岗、专职岗和兼职岗相结合的办法,聘任高水平教师参与实验教学和实验室建设。“中心”对从事实验室工作的人员定期进行技术培训或派遣他们去国内外进修,不断提高实验人员的业务水平,使其具有较强的教学科研创新能力和较高的实验教学水平。充分发挥研究生在实验室工作中的作用,鼓励和支持研究生参与创新性实验开发、日常实验教学管理。

(7)考核方法的改革:在不断探索新的实践、实验考核办法的同时,根据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农业职业分类》中的“农业职业标准和职业标准规范”,制订动物医学专业实践技能标准,使毕业生所掌握的技能符合国家逐步推行的职业资格证书和职业准入制度的要求。

2-2.实验教学总体情况(实验中心面向学科专业名称及学生数等)

2007-2008学年,“中心”面向动物医学、动物检验检疫、动物科学、生物科学、水产养殖、草业科学等专业1908名本科生开设39门实验课及课程实践教学;开设实验项目230个,年实验工作量9.55万人时数;另外,承担8门研究生实验课程教学任务,年实验工作量3.227万人时数;16门继续教育生实验课程教学任务,年均实验工作量1.228万人时数。

表32007年“中心”承担实验教学任务的学科专业名称及学生人数统计

相关

专业

专业名称

人数

动物科学

472

动物医学

446

动植物检疫检验(动物方向)

103

生物科学(动物方向)

223

水产养殖

67

草业科学

65

生物技术(农学方向)

278

生物科学(生命学院)

254

合计

1908

实验技术课程

人数

学时

人时数

研究生实验课

动物组织细胞培养技术

45

30

1350

生物工程实验技术

45

60

2700

动物显微技术

56

40

2240

动物生物化学研究技术

123

60

7380

高级动物生理学及实验技术

123

60

7380

高级动物生物化学及实验技术

156

60

9360

动物传染病实验室技术

16

60

960

兽医临床实践

15

60

900

合计

579

430

32270

继续

教育生实验课

实验技术课程

人数

门数

学时

畜牧兽医函授(本科)

146

3门

20

2920

农业技术推广(养殖领域)

36

5门

20

720

兽医硕士专业学位

27

8门

320

8640

合计

209

16

360

12280

2-3.实验教学体系与内容(实验教学体系建设,实验课程、实验项目名称及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实验所占比例,实验教学与科研、工程和社会应用实践结合情况等)

2-3-1实验教学体系建设

(1)自2001年“中心”成立以来,根据课程特点和实验的类型、要求,将实验教学内容按照“认知→基础性实验→综合性实验→研究创新(设计)性实验→生产实践”五个层次及“机能型、技能型”两个模块,不断修订实验教学大纲和更新实验教学内容,形成了完整的、独立于课堂教学又与其密切配合的实验教学体系。

(2)实验技术与方法合理综合,不断把科研中的新手段和新技术引入实验,形成实验内容与科研、生产实践有机结合,推动科研向深层次发展的良性循环。充分应用启发式和互动式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开通“交互性网络教学”网站,提供网络课件、教学录象、教学大纲、教学进度表、电子教案、师生交流平台、学生自测等内容,便于学生自学、自测、复习以及与教师交流研究,充分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采用“互动协作”的实验教学模式,在基础性实验的教学过程中,按照“示教–示范–独立”的步骤,教师用视频示教系统、电脑多媒体显微镜或电视生物显微镜等示教,师生交流中发现优秀学生,由优秀学生进行示范操作,通过讨论交流带动大部分学生,全体学生独立完成实验操作,报告实验结果;在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教学过程中,按照“导入–讨论–设计”的步骤,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选题,学生自由组合成实验小组,查阅相关资料并讨论形成初步实验方案,在与教师的交流讨论中,完善实验设计,开展实验。

(3)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网络课件、CAI课件、局域网等)、融合多种方式辅助实验教学。例如,建设了“动物形态学闭路展示系统”,学生可在不同实验室同时观看解剖实验室的现场动物大体解剖的过程并与解剖现场的指导教师对话,还可在课后在网络上回放现场录像并给教师留言、与同学交流;引进了电视生物显微镜与电脑生物显微镜,学生看切片时,示教电视屏幕与多媒体屏幕上适时显示所观察内容,便于学生学习和交流。

2-3-2实验课程及项目及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实验比例

“中心”为本科生开设实验课的课程有39门,其中有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课程35门,占89.7%;开出实验项目230个,其中综合性、设计性实验148个,占64.8%,制定实验项目更新计划,每年保证不低于5%的比例更新。开设的实验项目覆盖了学校8个本科专业。以下是实验课程及专业主干课程实验内容举例:

1.动物解剖学及组织胚胎学实验:

中轴骨及其连结观察;四肢骨及其连结观察;

肌肉标本观察;消化与呼吸器官观察;

泌尿与生殖器观察;心、血管与神经系观察;

家兔解剖;解剖羊;

显微镜的使用、细胞与上皮组织的观察;结缔组织、肌组织、神经组织切片观察;

心、血管、消化器官切片观察;呼吸、泌尿、生殖器官切片观察;

淋巴器官、内分泌器官切片观察;家畜胚胎观察;

2.细胞生物学实验:

巨噬细胞吞噬现象的观察;线粒体和液泡系的超活染色与观察;

DNA的Feulgen染色法;酸性磷酸酶的显示方法;

动物细胞原代细胞培养;

3.生物化学技术实验:

血清IgG的分离制备—盐析法;凝胶层析法脱盐分离蛋白质;

扩增DNA含量测定及琼脂糖凝胶电泳监定DNA;动物组织中DNA的制备;

琼脂糖凝胶电泳法分离核酸DNA含量测定;DNA PCR扩增;

DEAE纤维素纯化IgG;SDS-PAGE分离血清蛋白及IgG纯度鉴定;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离同工酶;动物组织脂类的提取及薄层层析;

4.分子生物学实验:

动物总RNA的提取与电泳检测;动物基因组DNA的提取及电泳检测;

质粒DNA的酶切及电泳检测;质粒DNA的提取;

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的制备及转化;PCR基因扩增;

5.基因工程实验:

质粒DNA的提取和酶切;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DNA;

PCR基因扩增;目的片段回收;

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的制备及转化;DNA重组(连接反应);

重组克隆的鉴定(Southern Blot或酶切鉴定等);

外源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诱导表达;SDS-PAGE;

6.酶工程实验:

溶菌酶的提取;溶菌酶粗品阳离子交换层析;

硫酸铵盐析溶菌酶;分子筛层析纯化溶菌酶并测其相对分子量;

溶菌酶溶液的透析浓缩;

7.胚胎生物技术实验:

超数排卵技术;采卵技术;

胚胎培养;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培养

体外受精胚胎保存

胚胎细胞核移植;

8.动物生物化学实验:

纸层析法分离氨基酸;蛋白质的含量测定(双缩脲法);

唾液淀粉酶活性的观察;肝糖原的提取与鉴定;

琥珀酸脱氢酶的作用及其竞争性抑制的观察;脂肪酸的β-氧化——酮体测定法;

血清IgG的分离制备—盐析法,SDS-PAGE分离血清蛋白;

动物组织中DNA的制备,琼脂糖凝胶电泳法分离核酸,DNA含量测定;

9.动物生理学实验:

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的测定;

蛙心起博点;胸内压测定;

蛙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制备;反射弧的分析;

离体肠段运动的描记;

10.普通动物学实验:

显微镜的使用与保养,原生动物活体装片及切片观察,腔肠动物水螅切片观察;

蛔虫、蚯蚓切片观察和扁形、原腔、环节动物标本观察;

软体、节肢、棘皮动物浸制标本的分类观察;

鲤鱼的系列实验;

青蛙或蟾蜍的解剖;

鸡的解剖;

兔的解剖;

11.动物发育生物学实验:

鸡胚不同发育阶段外形观察;

小鼠胚胎不同发育阶段全胚组织切片制作与观察;

绵羊胚胎原生殖细胞的分离与培养;

神经生长因子对培养的神经节细胞生长的诱导;

12.兽医药理学实验:

常用药物剂型的实验室调制方法;

药物的局部作用、吸收作用、协同作用与拮抗作用;

肝、肾功能对药物作用的影响;

血液和肝组织中磺胺类药物浓度测定;

传出神经药物对瞳孔反射的作用及MgSO4的泻下作用

心律失常的形成及治疗;

13.兽医病理学实验:

疾病学总论实验;局部血液循环障碍;

物质代谢障碍;炎症(一);

炎症(二);肿瘤;

动物尸体剖检技术;

14.动物细胞培养技术实验:

实验器材的清洗、包装和消毒;实验室常用的仪器设备的使用和维护;

动物细胞培养用液的配制;细胞原代培养;

培养细胞的观察;培养细胞常规检查和生物学检测;

细胞传代培养;细胞冻存、复苏、运输和短期保存;

15.普通微生物学实验:

显微镜的使用和细菌形态、构造的观察;细菌抹片制备及革兰氏染色;

真菌的制片与观察;培养基的配制;

细菌分离培养移植及菌落观察;真菌的分离培养及移植;

真菌培养生长形状观察;噬菌斑的培养观察;

化学药剂对微生物的作用;唯一碳源实验;

唯一氮源实验;糖、醇、糖苷类碳源分解试验;

纤维素分解试验;甲基红试验;

吲哚试验;明胶液化试验;

直接凝集反应;沉淀反应;

感受态细胞的制备与转化;细菌总DNA的提取;

DNA的琼脂糖凝胶电泳;PCR技术;

水中大肠菌群的检测;微生物菌种的保藏;

16.兽医微生物及免疫学实验:

油镜的使用及细菌形态观察;细菌抹片制备及染色;

培养基的制备;细菌分离培养移植及菌落观察;

细菌生理生化试验及动力检查;动物实验;

沉淀反应;凝集反应;

球菌;杆菌;

细胞培养接种病毒及细胞病变的观察;

17.兽医临床诊断学实验:

临床实习基础;临床基本检查方法;

整体及一般检查;心血管系统的临床检查;

消化系统的临床检查;呼吸系统的临床检查;

血液检查;尿液检查;

x线、超声诊断;临床病例的检查、分析及建立诊断;

18.兽医外科手术学实验:

动物保定与包扎法;全身和局部麻醉方法;

外科器械认识、使用;敷料制备与消毒、灭菌;

打结方法;内脏的缝合;瘤胃切开术;

去势手术;卵巢、子宫摘除术;

肠管切开或吻合手术;手术录像;

19.兽医外科学实验:

创伤的治疗;脓肿的治疗;

动物眼及眼底的检查;跛行诊断;

齿病的检查和治疗;动物蹄病的检查和治疗;

皮肤病的治疗;

20.家畜内科学实验

投药法;注射法;

穿刺法;反刍动物前胃疾病的诊疗;

胃肠炎或胃肠卡他的诊疗;肺炎及其他肺病的诊疗;

心脏疾病的诊疗;神经系统的检查;

21.畜禽营养代谢与中毒病实验:

奶牛酮病的监测;亚硝酸盐中毒人工染病与解救措施;

亚硝酸盐中毒的实验室检验;氢氰酸中毒诊断;

有机磷农药中毒的诊断和治疗;常见重金属中毒的诊断;

22.中兽医学实验:

根茎类药材鉴定;皮类药材鉴定;

叶、花类药材鉴定;果实和种子类药材鉴定;

全草类药材鉴定;动物的捉持和给药方法;

脾虚动物模型的制作和观察;寒邪、热邪致病的实验观察;

牛病的诊法;动物常用穴位的取穴法;

清热药的体内抗菌试验;荆芥、柴胡的解热作用;

23.动物传染病学实验:

病料的采集、保存及送检;消毒;

免疫接种;细菌药敏试验;

布氏杆菌病的检疫;鸡新城疫抗体的检测;

鸡法氏囊病的抗体检测;

24.家畜寄生虫学实验:

吸虫浸制标本、切片观察;绦虫浸制标本、切片观察;

粪检虫卵法及测微尺使用;蜱、蝇浸制标本、切片观察;

原虫切片及球虫卵囊的观察;鸡的剖解;

25.动物性食品卫生学实验:

屠宰加工卫生检验;肉新鲜度的卫生检验;

病死畜禽肉的卫生检验;禽蛋的卫生检验;

肉制品的卫生检验;食用动物油脂的卫生检验;

鲜乳的卫生检验;掺假乳的卫生检验;

2-3-3实验教学与科研、工程和社会应用实践结合情况

“中心”成员积极开展科学研究,将科研动态和科研成果及时融入教学工作中,充实教学内容。“羊驼生物工程系列研究”项目是“地方特色”和“学科特色”的融合;该研究针对我国地域广阔,生态条件脆弱,特别是西北及东北地区,草食家畜放牧造成草场退化的现象,从澳大利亚引进了适应性强、生态与经济价值很高的南美羊驼。羊驼引种、繁育得到了国家“948”项目资助,经费总额为166万元,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课题组积极争取政府部门的支持,并与阿帕克牧业发展有限公司合作,吸引社会资金800余万元,并得到榆次区政府40万元的基建资金,建设了中华羊驼养殖基地,形成了“项目+公司+政府+农户”四位一体的运作模式。同时,在学校和学院的大力支持下,加大了对实验室的建设投入,购置了生物显微操作系统、细胞融合仪、基因芯片激光扫描仪、基因芯片杂交仪、γ-计数器、梯度PCR仪等大型设备20台(件),使基础兽医学实验中心可以全面地完成分子生物学、胚胎工程等综合性、设计性、研究性实验。“高污染区动物氟中毒研究方向”在国内外具有很高的影响,该研究方向立足于我国北方地区,特别是山西的工矿区和内蒙古草原动物工业氟中毒严重这一区域特色,在长达20余年的系列研究中,对动物氟中毒骨质疏松症及波状齿形成机理等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性成果。经过进一步拓展,逐步形成了以动物氟中毒为中心的环境兽医学研究新领域,在环境污染对动物的生长发育与免疫的影响、环境污染相关疾病的发生机理及防治、农药残留和兽药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等方面开展了探索性的研究,在国内首次提出“环境兽医学”理念,并促成环境兽医学省级重点实验室的申报成功,进而发展为“环境兽医学实验中心”。

“中心”所有任课教师全部是动物医院的兼职兽医,分批每年兼职工作2-3个月。每年组织“中心”教师与学生下乡社会实践,举办各种类型的科技业务培训班、咨询等服务,如2006年组织全省基层兽医工作人员培训达900余人次,参加教师15人、学生96人;2007年和省防治站合作在全省11个地市的119个县举办“村级防疫员培训员”培训工作,培训人员15000余人,参加教师28人,硕士研究生61人、本科生365人;近5年组织科技下乡活动年平均20余次。

全面开放所有的实验室为生产一线服务。每年组织综合教学实习以及毕业实习的学生到省内外百余家单位生产一线进行实践教学,指导教师要亲自下去进行指导工作和学习交流,并帮助解决实际生产中的问题。为配合国家和省级组织的动物疫病调查研究,“中心”每年平均组织专家到各地进行调查研究30余人次,要求教师每年在基地工作时间不能少于全年教师工作量的10%。

动物医学专业历经86年的办学历程,共培养了2201名优秀毕业生,分布在国内30多个省市自治区及世界各地,他们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取得了不菲的工作业绩。山西省农业厅及山西省119个县畜牧兽医局90%以上的主要领导和技术骨干是我校动物医学专业的毕业生;我省山西师范大学、山西农业大学太原畜牧兽医学院、晋中职业技术学院等6所高等学校相关专业70%的教师是我校动物医学专业的毕业生;我省兽药和饲料生产企业60%从事管理和技术的人员也是我校动物医学专业的毕业生;他们的工作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2004-2006年该专业的毕业生就业率分别为96%、97.4%、97%。

2003年,受山西省政府的委托,“中心”组建了山西省动物重大疫情应急大队,“中心”师生在山西省两次重大疫情监测、防控上作出了突出贡献,得到了省政府、农业厅的高度认可。

2-4.实验教学方法与手段(实验技术、方法、手段,实验考核方法等)

2-4-1实验技术

(1)在实验教学过程中,除培养学生掌握常规实验技术和内容外,注重将“中心”研究项目的设备、成果引入到实验教学中,使学生接触到必修实验课内没有涉及到的先进技术,掌握先进仪器设备的使用方法。如:利用“羊驼生物技术工程”项目的生物显微镜操作系统,在动物组织胚胎学实验中引入动物的胚胎移植技术,动物医学专业2002级和2003级同学分别自主完成了兔子和绵羊的胚胎移植实验。

(2)实验技术由基础性实验技术的训练开始,逐渐过渡到学生自主选择实验方法、实验条件、仪器等的综合实验。在综合性实验中,将相关实验技术进行整合,做到最大限度的资源共享。例如,把诊断学、外科手术学、内科学等课程的实验从临床诊断、实验室诊断、特殊诊断、治疗前准备、治疗技术应用等临床基本操作技能到临床处置综合为大实验,把兽医微生物学、免疫学、传染病学、寄生虫学的病料采集、病原分离、药敏实验等基础实验技术与疾病的综合控制措施综合为大实验,把动物细胞培养技术实验中分散的6个实验,组合为综合性实验“胰酶的提取、分离纯化、性质鉴定及反应动力学实验”,综合了5种实验技术和8种实验方法。

(3)在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项目和技术的选择上,紧密与山西省发展节粮型畜牧业和建设生态畜牧区相结合,例如,2004-2007年全省地、市、县的动物疾病控制中心等单位配备了大量的兽医诊断和治疗仪器设备,“中心”教师按照“5-1-1-1”教学模式,带领第6学期综合教学实习的学生走遍了全省各地,培训和指导基层兽医技术人员操作兽医诊疗仪器设备、共同设计完成诊断以及调查、检疫检验项目,共培训和指导1800余人次、完成项目6项。

2-4-2实验方法

1)开放式实验指导方法:“中心”在实验教学中遵循“理论—实践—再理论—再实践”的思路,将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融为一体,着重培养学生在实验环节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通过创新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按照课程的特点,“中心”设置了不同层次的实验教学体系,在实验教学环节中坚持教学互动性、统一性、高效性、协作性的有机统一。在基础性实验的教学过程中,按照“示教—示范—独立”的步骤,师生交流中发现优秀学生,由优秀学生进行示范操作,通过讨论交流带动大部分学生,全体学生独立完成实验操作,报告实验结果;在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教学过程中,按照“导入—讨论—设计”的步骤,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选题,学生自由组合成实验小组,查阅相关资料并讨论形成初步实验方案,在与教师的交流讨论中,完善实验设计,开展实验。

2)引导式实验指导方法:充分利用动物医院、动物科技试验站等校内实习基地,通过教学与实践相结合,提高了同学们对动物医学专业的学习兴趣。“中心”成员以科学研究、科技服务以及成果转化等方式,在全国各地联系建立了相对固定的校外实习基地36个,分布于全国10余个省、市、自治区,通过校外基地的实习,进一步拓宽同学们的学习思路,加深他们对这一领域重要性的认识,从而进一步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

3)启发式实验指导方法:“中心”教师给定实验项目选题,由学生将相关课程中若干个相互独立的实验整合为大实验,各个实验之间紧密相连,每一部分实验结果都会直接影响最后的实验结果。学生通过查阅文献资料,自主设计实验步骤和完成实验内容,提高了学生的动手和创新能力,培养了严谨的科学态度,并与后续的研究生教育接轨。

2-4-3实验教学手段

(1)实验课讲授采用多媒体演示和传统演示相结合的手段,并建立了实验教学网站。把多媒体课件、自制或引进的视频资料等应用于实验教学中,生动地展现不易观察的组织、细胞、分子结构以及难以理解的动物生命和疾病机制等,增加教学信息量,提高了教学效果。目前“中心”有19个设计性实验的CAI教学课件在“中心”的网站上公布,建立网上讨论区(BBS),在师生间、学生间进行交流。

(2)引进和建设了“动物形态学闭路展示系统”,大量学生可实时异地接受实验教学的示教,如:动物解剖与组织胚胎学、动物生理学、病理学、动物学等相关形态学课程均可在视频示教系统下开展实验教学,同时该系统可以网络直播、储存,便于学生课后复习;引进了电视生物显微镜与电脑生物显微镜,学生看切片时,示教电视屏幕与多媒体屏幕上适时显示所观察内容,便于学生学习和交流。

(3)以国家精品课程、省级精品课程和校级优质课程为核心,在“中心”的网站上开通了动物解剖与组织胚胎学、兽医临床诊断学、兽医病理学、兽医外科手术学、动物生化学、动物生理学等课程的“交互性网络教学”网站,提供了网络课件、教学录象、教学大纲、教学进度表、电子教案、师生交流平台、学生自测等内容,便于学生自学、自测、复习以及与教师交流研究,充分利用了学生的课余时间

(4)建立了动物学、兽医病理学、家畜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家畜寄生虫学、兽医临床医学标本实验室;建成了2018m2的实验动物房以及动物医院、奶牛养殖场等校内实践基地和相对固定的36个校外实践基地,保证了学生的综合训练及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培养。

2-4-4实验考核方法

“中心”建立了多元实验考核方法,引导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注重自身素质、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由过去的“学习、考试”型向“学习、思考、研究、创新”型转变。

(1)独立设课实验的总成绩按百分制计算,考核成绩不合格者须重修;课程内实验占课程总成绩的20-30%,考核成绩不合格者不得参加本课程理论考试。

(2)一般考核(4分):考核学生的实验出勤、衣着和实验用品等整洁、安全、规范等;

(3)操作技能考核(30分):学生对技术、方法掌握的程度占15分,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可靠性占10分,实验中与其他同学的协作能力占5分;

(4)实验报告考核(21分),提交实验报告并能对实验过程和结果作出正确的阐述占8分,对实验过程所发现的问题给出正确解释、对所涉及的技术和方法的原理应用有较全面的掌握占10分,实验报告的格式规范、无错别字和非专业的不规范用语占3分;

(5)综合性或设计性实验考核(45):实验方案设计的立题依据准确、规范、科学合理占10分,实验内容新颖、思路否清晰、运用的实验技术手段可靠占5分,能够按照设计完成预期的实验过程并提交报告占10分,整个实验过程中有团结协作精神等占5分。

2-5.实验教材(出版实验教材名称、自编实验讲义情况等)

2-5-1出版实验教材及自编实验讲义

“中心”共编写实验教材19部,其中主编、副主编2部,参编9部,自编8部。

表4“中心”主编、副主编、参编出版实验教材及自编实验教材

序号

教材名称

编著者

出版社

出版时间

备注

1

家畜组织学与胚胎学实验指导(第二版)

董常生主编

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6

全国高等农林院校“十一五”规划教材

2

动物生物化学实验教程

张映副主编

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2006

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

3

兽医微生物学实验教程

闫芳参编

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2006

同上

4

动物免疫学实验教程

闫芳参编

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2007

同上

5

动物寄生虫病学实验教程

高文伟参编

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2007

同上

6

动物生理学实验

杜荣参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待出版

同上

7

动物寄生虫病学实验教程

高文伟参编

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2005

面向21世纪教材

8

动物性食品卫生学实验教程

黄素珍

古少鹏参编

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2005

同上

9

动物医院临床技术

李宏全参编

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2005

同上

10

动物生物化学实验指导

陈书明参编

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7

全国高等农林院校“十一五”规划教材

11

农业生物化学研究技术

张映

刘桂林参编

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2

12

兽医生物制品学实验指导

宁官保主编

山西农业大学

2003

自编

13

鱼类组织胚胎学实验讲义

赫晓燕主编

山西农业大学

2004

自编

14

淡水生物学实验讲义

耿建军主编

山西农业大学

2004

自编

15

动物细胞培养技术实验讲义

王海东主编

山西农业大学

2005

自编

16

胚胎生物技术实验讲义

耿建军主编

山西农业大学

2006

自编

17

发育生物学实验讲义

贺俊平

李宝钧主编

山西农业大学

2006

自编

18

细胞生物学实验讲义

贺俊平主编

山西农业大学

2006

自编

19

动物药理学实验讲义

刘晋平主编

山西农业大学

2006

自编